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进厂同比增加82万人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进厂同比增加82万人

2025-05-11 12:51:42 [百科] 来源:乐艺集

“进厂”上班 大有可为

编辑:汤晓雪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3-06-30 11:18:39 【字体:小 大】

  临近毕业季,进厂据教育部统计,上班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进厂同比增加82万人。上班越逼越紧的进厂就业压力下,广东似乎找到了新方向:不少大学生开始青睐工厂,上班程序员离开“大厂”进工厂。进厂这些新生代的上班人才“进厂”,不再简单地进行流水线操作,进厂而是上班从事技术型工种。技术,进厂成了产业发展竞技场上的上班关键词。

  目前,进厂广东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1850万人,上班其中高技能人才631万人,进厂占比达34.1%,这是支撑制造业大省的最大底气。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协助求职者与制造业岗位对接,掀起了大学生“进厂”上班的新热潮。

  “进厂”上班到底是怎样的?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不是一条值得走的路?什么“厂”才是年轻人的选择?南方日报记者对话了一些“新生代”,看看年轻人眼中的“进厂”。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昌道励 袁佩如

  “进厂”是怎样的?

  “之前在湖南一家技术学校读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万宝冰箱,现在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在注塑车间上下模操作。”初见谭康时,他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正在岗位上和同事有条不紊地配合操作,俨然已经是一名成熟的产业工人,只有眉眼间的稚气透露出他是一名“00后”。

  “当时毕业正好在找工作,有亲戚介绍说这里不错,于是就来了。”谭康在“进厂”之前并没有太多的考虑,更多是在毕业找工作时遇到了“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待遇不错,也有上升空间,就待在这里了”。

  随着现代工厂的发展,新生代“进厂”并不意味着是真正的“打螺丝”,而是从事行政、财务、工程师、技术员等工种。

  “刚开始跟大家说进厂打工,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在流水线上‘打螺丝’,但其实,我是在厂里的办公室里做行政工作,工作环境比部分同期毕业的同学还好一些。”“进厂”一年了,原梅芳每次同学聚会,还会不厌其烦给大家解释。

  原梅芳也是一名“00后”,来到格兰仕中山基地源自于毕业前的一次实习。“我在学校念的是乘务相关专业,就业方向是铁路、地铁等。临近毕业的时我到格兰仕的实习,然后就做到现在。”原梅芳说。

  这一年里,原梅芳并不觉得“进厂”是低端或者没面子的事,“我很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薪资待遇也符合要求,未来一段时间不会考虑转行”。

  顾子悠今年28岁,是广汽埃安电池车间的一名设备技术员,入职刚满两年。在他看来,到生产一线进行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直接接触到车辆生产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电池包生产的相关内容,还有助于我们第一时间去了解车间生产过程中对于设备的使用需求。”

  卢思宇也是一名技术员。今年25岁的他,在去年2月份加入了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工作内容包括车间生产维护、工艺参数调试、日常生产工作安排、跨部门沟通协调等。

  “在大家认知里,燕塘乳业是个传统食品生产企业,但其实已经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数智互联的先进制造平台,相信我的专业知识能在这里得到好的发挥。”他说。

  为推动更多新生代进入制造业,今年4月,广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支持制造业大企业、大项目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定向招聘、组团招聘等方式,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建立的中德西门子技术(中国)国际学院,一堂实操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学习工业机器人编程调试,老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上手操作。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贯穿在这所学校的办学全过程,该校与包括西门子等16家世界500强在内的300多家国内外名企建立了“广东省机械技能联盟”,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而合作企业则每年向学院提供超过1.7万个就业岗位。

  “进厂”带来了什么?

  本科毕业后就进入格兰仕集团工作的唐智,是从普通员工成长起来的。如今他已经是一名成熟的机电工程师,可以独立负责单个项目的管控。“目前正在做一个由17个机器人设计安装的生产线,所有设备都要到生产线上调试应用再推广。”他说。

  “只要是有能力、有想法就会给予发挥的空间。我们现在这个团队中95后占主力军,大家干劲都很高。”唐智说,“制造业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无趣,其实它涉及的领域很广,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可以尽情发挥年轻人创造性想法和价值。”

  “作为一个刚投身制造业的新人,我很享受当下这个处于快速发展、充满挑战性的平台。”卢思宇说,“在制造业领域,可以让我更快速地学习到更多新的知识,积累到更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制造业天地广阔,新生代大有可为。

  从历史的维度看,年轻人“进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改革开放时期,广东一批制造企业飞速崛起,不少年轻人纷纷投身制造浪潮,“孔雀东南飞”一时成为佳话,造就不少“时势英雄”、能工巧匠,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而在当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年人主要就业方向为制造业21%、批发零售18%、住宿餐饮9%、教育7%、建筑6%、居民服务6%。也就是说,制造业仍然是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向。

  “大学生要有好心态,不一定要坐办公室,在一线也能发挥才干。”谈及就业观念,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人才标杆,格力有不同的发展路径,既有专业技师,也有研发人员,“你想干,就给你机会”。

  在董明珠看来,在制造业一线磨炼技能,也能提升价值。“初中毕业的曹祥云,刚来格力时是搬运工,通过主动学习成为优秀的叉车司机,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现在成为著名的‘叉车大王’。”她说。

  “当前存在的结构性就业难,其实是人才培养的结构和社会需求的脱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

  从教育抓起,一系列推动新生代投身制造业的行动也在提速。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职业本科、“职教高考”制度正在加快建立。

  “职业本科顺应了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和层次高移的需求,同时打破了职业教育纵向发展的天花板,突出了类型特色。”熊丙奇认为,大学生进工厂支持制造业发展,有利于培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有利于提高制造业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种职业选择应该鼓励。

  如何吸引年轻人?

  “大学生进工厂之所以成为热议话题,可能更深层次原因与社会上‘重学轻术’的观念有关。似乎大学生成了知识精英的代表,当工人则不够体面,放不下身段,这实际上是精英教育惯性思维作祟。”熊丙奇指出。

  “随着年轻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择业的多样性,无论从工作条件还是地理位置上,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工厂工作环境相对偏远且工作强度大、重复性强、薪酬不高,这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工作。”万宝冰箱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吸引年轻人进厂?“靠疗效而不是靠广告。”上述负责人表示,要想方设法,让年轻人在工厂里有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薪酬待遇等各个方面,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不能把他们当成工具人或生产机器。

  实际上,随着广东制造业不断向高质量跃升,“进厂”的就业环境早已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岗位越来越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所取代,进而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六月盛夏,高温难耐。但在格兰仕中山基地却几乎见不到工人汗流浃背的窘况。去年5月,格兰仕中山基地宣布6万平方米智能制造车间完成恒温恒湿升级改造,一期总投入几千万,覆盖近70条智能制造生产装配线,改善一线生产员工工作环境。

  “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是吸引员工、留住人才的关键。比如说住宿、伙食和岗位现场环境等,在很多察觉不到的地方都是企业为员工关怀付出的努力。”格兰仕集团培训中心负责人范鑫主要从事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工作,对如何引才留才有一套见解。

  万宝冰箱有关负责人同样关注到工作环境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相比上一代工人,当代年轻人更加关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去年,我们在生产车间完善了员工休息区,方便员工工作结束后休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业内认可度较高的理工类高校,就业形势依然向好。理工类学生对于投身制造业,热情也空前高涨。

  “珠三角机械与汽车产业规模较大,企业较多,学院无论在专业实力还是校友基础方面,优势都比较明显。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国内制造业五百强企业和珠三角的高端现代制造业企业为主。”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军峰表示,学校从低年级就开始为同学做职业生涯规划培训、邀请业内知名校友回校做讲座,针对毕业生也会进行就业指导。

  东莞凭借产业优势,也受到高校毕业生欢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大学生向东莞用人单位投递简历数量同比增长294%,增幅居全国之首。

  事实上,对于年轻人来说,“进厂”并不是终点,更应该是腾飞的起点。靠双手、靠劳动、靠技术,才是驰骋职场的底气。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李在明正式登记参选下届韩国总统

      李在明正式登记参选下届韩国总统李在明阵营负责人正在递交登记材料当地时间10日上午,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该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正式向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登记成为第21届韩国总统选举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此外,韩国执政党国民力 ...[详细]
    • 无人机农业应用新场景:收割水果不是幻想!

      无人机农业应用新场景:收割水果不是幻想!摘要:无人机现在已被全球农民用来检查作物状况、确定土壤特性,监控灌溉和喷洒作物,但还不是用来收割庄稼的。城食有农认为用无人机收割农作物是个好主意。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使用无人机,可以解决压实土壤的问题 ...[详细]
    • 全球首个商用液冷5G基站 节电30%

      全球首个商用液冷5G基站 节电30%摘要:日前,芬兰运营商Elisa宣布已部署全球首个液冷5G基站。Elisa称,这是全球第一个商用液冷5G基站,世界上没有同类产品。采用液冷5G基站,站点能耗可降低30%,二氧化碳排放量可降低80%,同 ...[详细]
    • 5G如何登上珠穆朗玛峰?

      5G如何登上珠穆朗玛峰?摘要:2020年5月27日,国家测量登山队登顶珠峰,沿途中国移动5G网络加持。据报道,早在4月底,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已在珠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和5300米大本营开通了5个 ...[详细]
    • “五一”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这些方向还能“捡漏”

      “五一”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这些方向还能“捡漏”五一假期将至,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铁路“五一”假期运输自4月29日起至5月6日止,共8天。在这8天里,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同比增长6%,日均发送旅客360万人次。今年“五一”假期是 ...[详细]
    • 工业互联网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多远?

      工业互联网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多远?摘要:消费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上半场,它重塑了商业的形态;而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下半场,必将重塑工业的形态。01定制化,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到6109 1亿元,同比增长 ...[详细]
    • 5G VR!虚拟现实产业的更多可能性

      5G VR!虚拟现实产业的更多可能性摘要: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曾一度备受市场追捧的虚拟现实VR)技术,近几年似乎有些沉寂和低调。不过,估计很快它又将迎来高光时刻。在10月19日至21日举行的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专家认为,5G将助 ...[详细]
    • 为什么你的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

      为什么你的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摘要: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后,总感觉手机的电量不够用,从最开始的的两天一充,到后来的一天多充。尤其是爱玩手机的伙伴,甚至一天多充都还不够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 ...[详细]
    • 安徽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

      安徽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安徽黄山风景区成为中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国新 ...[详细]
    • 解读应急通信武器 卫星电话

      解读应急通信武器 卫星电话摘要:卫星电话的定义顾名思义,卫星电话是通过卫星无线网络做为传输媒介实现两地进行通信设备,目前是以手持便携式卫星电话设备为主,其功能主要进行语音通话,短信次之,数据功能很难实现。卫星电话卫星电话的使用 ...[详细]
    热点阅读